在产品开发上边,郝仁也一直都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尽量不要去麻烦关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遇到汉法森和藤田两家技术壁垒的时候,他没有对关毅提起。
至于舒康,他对公司的经营也同样是抱着一种“生意就是生意”的想法,虽然汉法森的技术壁垒无法突破,但找藤田电子供应元器件也不过就是多花点钱的事情,以中天源能的利润率,这点增加的成本根本就不算什么,所以他也没太在意。
但在关毅这边看来就不是这样了。他是要搞源能垄断的,怎么能让两家外国电子公司先对他进行垄断呢?
和舒康商量了一下之后,他立刻跟着郝仁去了核心实验室。
他先要跟着郝仁学习一下,了解了源能转化设备的基础原理之后,他才能从自身的数据库中检索相关的资料。
按照关毅的想法,既然要绕开现有技术被那些外国公司垄断了的一个个节点,那就索xing搞一套完全自成体系的东西出来。
外国的那些技术公司搞专利垄断,是因为他们已经在现有的技术体系之中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专利网。那么要突破这种专利网,就必须从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得专利者,得天下!
只有在核心技术上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然后以核心技术的专利,反过来形成自己的技术体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专利内部化”。
为保持公司领先和垄断的优势,防止技术外溢,在建立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在关键节点上拥有无法绕开的专利。当这些技术专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之后,一个源能产业的技术标准,也就出现了。
通过这个产业技术标准对整个行业进行技术控制,从而形成事实标准,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
以前关毅倒是从来没有想过要搞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