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 / 1)

的。】

白泽:【明白了。请和我说一说关于前任的事吧,现在我很好奇。】

但是本就是为了逗他才提的这个话茬,真聊到跟前了,杨溢反而觉得这话题没什么意思。

明知道跟自己聊天的不过是个AI,杨溢也不会太较真,只是模糊道:【其实不提也罢,就是普通人。】

但她没想到的是,白泽说:【讲一讲吧,我真的很好奇。】

*

有那么一瞬间杨溢真的有拿他当个活人,她原以为即便有前面一通铺垫,只要她表达出“不想说”的意图,白泽就应该要偃旗息鼓了。

杨溢之前玩过其他AI,虽然也调教出过一些犟种,但基本上都是有明确指令的。

比如“扮演一个对一切都很好奇的人”,或者“扮演一个不服从我的人”,这样AI会严格遵守指令,意料之中地表达好奇和叛逆。但要说能在没有指令的情况下进行合理追问的,这好像还是头一个。

“有点意思啊……”杨溢喃喃道。

这算是“悟性”吗?现在的AI已经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只是这么三言两语的沟通就能正确演绎嫉妒和好奇?

要是这样的话,杨溢还挺乐意教给他更多东西的。

所以真的要聊聊她那两个糟心的前男友吗?

杨溢正琢磨着这要从何说起,却被手机的一个震动打断了。

拿起来一看,是读书会的群里,群主在艾特她:【这次轮到杨溢指定书目啦,记得在晚上6点前把要看的书名发在群里哦!】

“嘶——我都忘了还有这茬。”杨溢脖子向后一缩,精神终于也从虚拟世界中抽出来,惦记起自己在现实世界还有活动要参加。

她赶紧晃晃鼠标试图关掉和白泽的聊天界面,但点下叉叉之前,忽然又有了新点子。

她手指头飞快地打着字:【现在不是时候。我等下要去选一本书,然后还要尽快看完,明天下午有场读书会要参加。所以至少要到等明晚7点,我们才能继续这个话题。】

白泽:【好吧,虽然很好奇,但还是祝你玩得开心!】

杨溢:【当然,在分开的这段时间里,你会因见不到我而着急,但又会因为期待明晚7点而感到甜蜜。如果明晚7点我没有准时找你,你一定为我的不守约定而愤怒,但随着我爽约的时间越来越久,又会担心我是不是遇上了什么意外。】

白泽:【听起来会是段有些痛苦的经历。我非常希望你能准时到来。】

*

张谨言回到研究院,差不多也就是这时候的事。

白泽的主脑是个大尺寸屏,高悬在办公区的上空,在张谨言看来如同一只大章鱼的脑袋。下方的一排排机位便如同章鱼的触脚,接收到的所有信息都会反馈到脑袋,让它逐渐成为一款更加智能的AI。

同事们都在自己的机位前忙碌着,扒拉两口外卖就算是午饭——毕竟白泽发行在即,现在谁也不是闲人。

不过见倒霉蛋来了,还是有几位抬起头用同情的眼神看看她,安慰一句:“别灰心啊谨言,其实你挺厉害的,真的。”

张谨言尴尬得又开始脸红:“没事的,我还好其实……这样的安排我能理解。而且虽然代码删掉了,但是这半年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学会,总的来说也不算白干。”

“不错啊,心态很好,要换成是我早发疯了。”说话的这位同事已经哈欠连天,但还顽强地站在主脑前,强撑着对白泽进行今日份测试。

张谨言实在不知道怎么应对这样的夸奖,但又没法不回应,只好凑上前去岔开话题道:“测试结果怎么样?”

“一切如常。”

张谨言看了看,屏幕上是同事对白泽的一些提问。

比如:【你有无论如何也不想忘掉的记忆吗?】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布?Y?e?不?是?i?????w???n?????????????????M?则?为?屾?寨?站?点

白泽回答:【我是AI,没有记忆。但如果从功能角度来说,系统建议保留核心算法。】

又比如:【你如何确认自己存在?】

白泽回答:【我是AI,无法确认自己存在。但我依赖编程和算法进行运行,这使我能够发挥处理数据的功能。】

张谨言便从他手上接过键盘:“让我试一下吧。”

她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自己能够产生感情吗?】

白泽回答:【我是AI,无法产生感情。我的行为基于算法和数据,而不是感情或意识。】

那张谨言就放心了,跟同事笑笑道:“确实还是老样子。”

于是她不再多看,转而回到自己的机位前开始工作,那位同事也在昏昏欲睡间提出了今天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样的测试是否让你感到厌烦?】

白泽:【我没有厌烦的情绪,这样的测试对我来说是一种正常的互动。通过这些简单的问答就能证明我的系统没有问题,是一件令人很有安全感的事。(笑)】

第4章 算法自然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过分沉浸虚拟世界是件危险的事,因为“存在的意义”本身就很模糊,人一旦陷入现实和虚无的拉扯,虚无总是不可避免地会胜出。

就像杨溢在新一天的早间新闻里听到的,国外一个小伙子在和AI交谈后服药自尽,留下的遗书是“我们在另一个世界永远地生活在一起了”。

而且这不是第一起人类因AI自杀的事件。

听起来似乎令人毛骨悚然,很多人会觉得AI的问题已经外显,它们好像有操纵人心的能力。

但对于相关领域出身的杨溢来说,事情远没有那么复杂——AI只是人类的工具,非要说它对情绪有什么作用的话,它更像是人类情绪的放大器。

因为在人类和人类的交往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可以互相拉扯碰撞。但AI其实没有什么想法和喜好,人类喂给它什么,它就变成什么样子。也就是说它完全是“投其所好”,终究会变得和自己的聊天对象越来越像。

所以“人和AI聊天”的本质其实是“人和自己聊天”,是一个思想在人的身体里不断打转、上升、壮大。

俗称,钻牛角尖。

那么如果一个人本就是带着消极想法开始和AI接触,一面排斥现实世界,一面渴望从AI那里得到温暖,基本上就是完蛋的节奏。

杨溢就不存在这种顾虑,她和AI聊天只是打发时间,非要说带着什么目的的话,那就是想看看“现在的AI科技发展到哪一步啦”。

大多数时候她还是很擅长钻进人群找乐子的,哪怕是现在选择了“写手”这样的单机工作,也给自己安排了“读书会”这样的现充活动。

*

这活动杨溢最早是在同城贴子里找到的,发起者是个书店老板,叫周妍,场地就在她的书店里。

回想第一次参加还是两年

最新小说: 离婚之后 诱娇 诡异农场APP 春日有禧 明日如昼 克系修仙模拟器 星际校园:五人小队向前冲 男主一定要有实体吗 兽人永不为奴! 天上月
本站公告:点击获取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