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摞批改过的试卷。
看向下方坐姿随意的同学们,他语气低沉道:“本来,这次的考试全部作废,是我和理学院院长建议,将成绩录入积分。”
下面的同学听完,多少有些哀怨。
不用看成绩他们都知道自己考得怎么样,这些题目都超纲了,不属于他们这个时候应该做的。
“有两位同学拿了A或以上的分数,其中一位存在一些争议。经过学院再三商榷,决定让这两位同学同时和其他班级的尖子生一起,在十名老师的见证下,重新考试。”
“这次的题目也将由理学院八名教授共同确定,杜绝一切漏题行为。”
“A以上?这怎么可能!”
“还有两名?噢,卢卡斯肯定是其一,另外一位是谁?我们班应该不会出现这种人吧。”
“霍夫曼教授说的漏题是不是代表这次考试有问题?布告栏上的名单你们都看了吧,卢卡斯排第二,那第一肯定就是这位A以上的同学了。”
“比卢卡斯更厉害的人?”
被同学们反复提到的卢卡斯身材不算高大,有一头浓密的棕色短发,也许是为了便于打理。
他的眼睛是湛蓝色的,深邃而又明亮。
外面穿着一件长风衣,里面是浅色的套头毛衣,下身是牛仔裤配一双运动鞋。
安安静静地坐在靠墙的位置,对于同学们的疑惑,他也有些不解。
大概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霍夫曼教授并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念出来:“获得A的是我们的卢卡斯,获得A+的同学是来自东方的留学生,姜。”
整个班级顿时陷入死寂。
他们在怀疑自己刚才听到的东西。
卢卡斯是A也算是正常发挥了,他的父母都是从事物理学行业的,相当于一回家就有两个私教,而且还是霍夫曼教授最喜爱的学生。
起点不一样,获得的资源也不希望,他们觉得难的题目可能卢卡斯在家里会天天接触。
可姜为什么也会?她不是从落后的国家过来学习的吗?怎么可能超越本土学生!
不仅是本土的学生,就连华人学生也错愕地看向姜沅。
过了两分钟,教室里一片哗然。
很显然,大家对姜沅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相信,其中问题出在哪,所有人都有些想不通。
怀疑霍夫曼透题吗?不,不可能。
这位古板的教授向来是最不喜欢外籍学生的。
姜沅对自己的成绩稍微有些讶异。
但很快,她收敛好情绪,接过自己的试卷,对上霍夫曼教授复杂的目光时,也只是淡淡点了点头。
霍夫曼有些语塞。
这位留学生恐怕不会知道,自己为了给她争取一个重考的机会有多难。
如果不是那群人激怒了他,污蔑了他的教学道德底线,也许霍夫曼并不会为姜沅发声。
卢卡斯的目光也落在这位东方留学生身上,不管是夸赞还是质疑,她好像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这让他有些欣赏。
越是心性坚定的人越适合做研究,这是妈妈告诉他的话。
考试定在一个大的阶梯教室,这些理学院物理系的尖子生们隔得很远,并且十名老师在分发完试卷后,不停在教室走动。
这次不管是出题还是监考,都是数人一起完成的,而且题目难度和霍夫曼教授出的不相上下。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姜沅还能获得高分,那说明她确实是天才。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学院八名教授同时向她漏了题。
后面这种情况任谁也不会相信。
刚开始考试,所有老师的目光下意识集中在这个东方女孩身上,等视线碰撞后,才觉得自己多少有些无理。
窗户外面挤满了看热闹的同学,其中也包括那三名华人学生。
“你们说姜沅可以吗。”其中唯一的女孩声音压得很低,用并不太流畅的中文说,“她好像很镇定,这是非常自信的表现。”
“……”两个男孩都没有回答。
虽然还是持有怀疑态度,但几人心里还是希望她能做到。
用耀眼的成绩,给这群傲慢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这样,他们也能随之扬眉吐气,改变在这群教授眼中华裔不适合搞科研的刻板印象。
奥莱斯的华人学生压抑太久了,哪怕他们随着父母入了美籍,一出生就是美国人,可学校依旧在学术科研领域将他们隔绝在外,成了班级的边角料。
这口气憋在心里太久,这次布告栏上空缺的第一名,让他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如果一个人在物理学方面有绝对的天赋,甚至可以说碾压本土的优秀学生,那么学校该如何抉择?
视而不见?还是给姜沅一个和本土同学公平竞争机会?
不仅是华人在期待这件事的最终结果,就连校方也因为姜沅的成绩单各执一词,难以统一意见。
而弗兰克知道姜沅的成绩后,去食堂喝了两杯免费的咖啡,在厨师约翰异样的眼光中,他终于下了决定。
放下空杯,他起身去了院长办公室。
弗兰克将姜沅在他那节公开课上的猜想上报给了理学院的院长,没有添油加醋,只是客观完整的叙述。
“你们应该听说过天文研究院的Yan教授,”弗兰克怀念道,“姜是我见过,在科研思维上,最接近他的人。”
“……”
这让一些重科研成果更甚于重国籍的教授内心的天平开始偏移,最后院长还是想看看这次的成绩排名再做决定。
频繁的脚步声有些打扰思路,卢卡斯略微皱眉后继续做题,很快就摒弃掉了心中的杂念。
等他写到一半,抬起湛蓝的眸子看了眼斜对面的姜沅,发现她依旧在不紧不慢书写,状态专注而松弛,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教授,我要交卷。”有别的班级的学生站起来,留下桌面的试卷后,径直出了教室。
面对外面同学询问题目的难度,他耸肩道:“还好吧,比上次难一点,我都写完了,但准确率不一定。”
“哦,我上次排名二十八,B-。”
没过多久,同学们陆陆续续交卷,姜沅也出了阶梯教室。
卢卡斯快步跟了上去,他言简意赅问:“姜,最后一道题你用速度分解公式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姜沅笑着回答了他。
见这位霍夫曼教授的爱徒怔愣在原地低头沉思,姜沅不再等他发问,快步离开去赶下一位教授的课。
这次的批改没有蒙住名字,而且是在理学院院长办公室进行的。
椭圆形的巨大办公桌边上,八名教授围坐在一起,先由一人批改,再由其他人复查。
霍夫曼站在窗边看向外面,脸上恢复古板严肃的神态。
直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