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文坐在她旁边,察觉到她情绪有些低落,小声安慰道:“以后我们还可以再来做学术访问或者深造。”
“其实阿沅,我要谢谢你。”
姜沅抬眸,不明所以看向她。
“你给联络处寄去的衣服分了四五件到我的手里,帮了我很大的忙。”徐思文笑眯眯道,“我穿着这些衣服参加了很多讲座,也在学校发表过演讲,它们也算帮我撑起了面子。”
她除了集训办发的那一身西服,自己带去的衣服虽然已经是挑出来的最好的了,但有些时候还是不敢在正式场合穿出去。
一开始看到同学们的穿着,她也有点自卑,但后来想到自己是来学习的,只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就行,心态也就慢慢调整过来了。
不过集训办寄来的衣服还是让她在重要场合更有自信,她最喜欢的是那身藏蓝色的西服,沉稳内敛,厚积薄发。
姜沅温声道:“是你本身就很优秀,哪怕没有这些衣服,在关键场合也不会丢面子。”
徐思文也笑了,这次坐飞机她提前准备好了,再加上精神饱满,没有出现晕机症状。
到了纽约,依旧是去巴黎转机,在经历过漫长的飞行后,飞机终于抵达首都机场。
下飞机前,姜沅摘下手腕上显示着美国时间的英纳格机械表,从随身的黑色皮包内,拿出一块海鸥牌手表戴上。
现在的时间正好是中午十二点三十分。
而此时,边防团。
谢宥川已经有两年没有休假回去了,按照他的级别,上级首长给他批了四十五天的假期。
宿舍里,男人摘下手上部队统一配发的手表,又从抽屉里拿出那块海鸥牌手表,对照部队钢表,从美国时间调成国内时间。
正要将换下来的手表放回抽屉里,瞥见照片一角,他眸色微暗,拿了出来。
照片上是姜沅牵着一个外国女孩的手,站在钢琴前提着裙摆微微鞠躬。
她身穿华丽的礼服,身段婀娜,脖颈线条优越。
在天生有肤色优势的白种人面前,皮肤瓷白细腻,丝毫不输。
他的抽屉里除了那本姜沅翻译的战争论,还有很多沈昭托邱疏寒带回来的照片。
这些照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寄给了他。
有姜沅和沈昭独处时的拍照,也有两人一起在街角咖啡厅外面的合影,还有姜沅和她几位外国朋友的合照,那位外国女孩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照片他反复看过很多次,每次看到心里就会瞬间宁静下来。
重新将照片收好放回抽屉里,谢宥川开始整理行李。
首都机场。
邱映雪特意请了假过来,就连沈临也从分军区赶了回来。
夫妻俩在机场外和谢家人汇合,沈临跟谢璋对视一眼,都没忍住笑了。
“宥川给我打了电话,说今天下午的火车,这次会回来住一个半月。”虞黎华挽着邱映雪的胳膊,“不过他是赶不及过来接阿沅了。”
“没关系,你们能来已经十分有心了。宥川这两年特意没回来就是为了这次长假吧,这孩子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是心思细腻,我们都看得出来。”邱映雪想到即将能见到女儿,眼角眉梢都是笑意。
两对夫妻说说笑笑往里面走着,太久没见姜沅,每个人心里都很期待。
比他们更早到的是人民日报以及各大新闻社的记者,从集训办那里得知首批留学生即将回国的消息,谁也坐不住。
有人脉广的也早就从国外的渠道得知纽约时报已经报道了这件事。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i????ù?w???n?Ⅱ??????????????o?м?则?为?山?寨?站?点
最令他们讶异的是,其中年龄最小,最有可能留美深造的华大高考状
元姜沅,竟然义无反顾回国了。
她放弃了很多高校实验室和顶级研究所开出的优渥条件,选择在国家人才最紧缺的时候回国,这无疑令人热血沸腾。
不过记者们心里也有些忐忑,这次回国的人数有多少?哪怕是纽约时报也并没有详细报道。
而那些并没有海外人脉关系的记者就只能靠自己的猜测。
“你们说这次会有多少人回国?”
“十几二十个吧,可能最多三十。”旁边电视台的记者扛着摄像机,他们来之前被上面再三叮嘱过,这次只能拍侧影和背影,不能直接拍到留学生们的脸。
“我看能有二十个就不错了。”另外一个记者觉得他们太乐观,不过现在每年国家都派留学生出去,能回来一部分也是好的。
“来了来了。”看到清一色的西服和黑色呢子衣,还有同样款式的帽子和皮包,有人激动道,“就是当初那批留学生!”
只有他们穿的才是这种服饰,后面的留学生款式都不一样了。
“帽檐压低点。”集训办的张主任沉声道,“你们里面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回国后会直接进研究所,其中有许多保密机构,不要泄露太多信息。”
听到他的话,所有人动作整齐划一,拉低帽檐,姜沅还将围巾往上拉了一些,几乎遮住了半张脸。
在华盛顿机场他们被媒体拍的照片已经由联络处和相关媒体报社沟通好了,不会将正脸公开发表在电视和报纸上。
他们在集训办主任和两位领队的访问学者带领下,不紧不慢往出口方向走。
有媒体试图冲过来也被机场的保卫科的人拦住:“同志,请保持距离,不要靠近队伍。”
相机的快门声不绝于耳,记者们问的话也没有得到留学生们的回应,只有集训办的张主任在笑呵呵打着太极——
“嗯,感谢大家对留学的同学们的关注,他们的归国也承载着祖国未来的希望,祖国和人民可以放心,这批留学生们一定会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先进技术努力报效祖国。”
“至于留学生们的安置问题,我这里不便透露太多。”
他们的出现和大批的媒体记者也引起了机场其他乘客的关注。
现在能乘坐飞机的要么是国营大厂的领导又或者是其他单位的干部,都不是简单人物。
所以看到这边有动静,下意识凑了过来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是首批赴美留学生?”有人认出他们来,数了一下,惊呼出声,“五十二个人!是五十二个人!他们全部都回来了!”
“不可能吧。”有人下意识反驳,认真再数一遍,不管他们怎么数,确实是五十二个人。
“天呐,他们真的都回来了!没有人选择留在国外……”
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们的举动也为后面的留学生做出了榜样,意义非比寻常。
这次没有人再冲上前想要过去采访,所有人不约而同鼓起了掌,大声道:“欢迎海外游子回国!”
“欢迎海外游子回国!”
人群中的赵静敏看到那抹纤细单薄的身影,几乎是第一眼就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