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贵妃娘娘的话,确是十年。儿臣不敢耽误祈福,便是在病中也不忘诵经,”公主向宫人们使了个眼色,立刻有宫女托着盘,呈上一个巨大的卷轴,“父皇,这是儿臣亲手为父皇抄的经书,已在安国寺的佛光大殿供奉百日,本想着日后祈福日满后,再为进献,今日有幸提前将这份心意呈送给父皇。”
两个宫女,一左一右,拉开浩浩荡荡的经书长卷,密密麻麻都是字,皇帝情不自禁站起身来,走到经书长卷前,摸着上面的蝇头小楷,他不由为这份孝心惊叹,“是个好孩子。朕收下了你的这份心意。小乐,你是哪年哪月去的安国寺来着,为父有些记不清了。”
第77章
第七十七章
公主道,“回父皇的话,儿臣是乙丑年二月去的安国寺。”
皇帝点点头,“乙丑年,还有两个多月,便满十年了。这十年间,我大历虽偶有小灾,但不成气候,你为国祈福有功。”
公主道,“儿臣不敢居功,是父皇仁心感动了上苍。”
皇帝赞同的点点头,他把这一切归结于自己修道有功。
公主看着皇帝满意的神情,又道,“父皇,儿臣有个请求,还能父皇能够通允。”
皇帝道,“你说?”
公主道,“儿臣想借——”
“等等!”贵妃跟在皇帝身后,看了一眼经书,“公主,陛下仁心仁德众人皆知,可我看你这心意可不诚啊。”
皇帝诧异道,“贵妃何出此言?”
贵妃指了指长卷最末端,“陛下请看,《无量寿经》公主只抄了一卷,卷轴右端明明还有空白,公主却敷衍了事。”
月婵看到堂中这般的争论,忙上前道,“父皇,公主这般做绝对不会是敷衍了事,定是有她的缘由,请父皇听公主解释。”
皇帝隐隐露出怒气,“公主,有什么解释你说吧。”
公主语气诚恳,“父皇,非是儿臣不是敷衍了事,而是特意在尾端留了空白。”
皇帝挑挑眉,“噢?”
公主不卑不亢道,“众所周知,《无量寿经》译本十二种,唯有康僧铠译本文辞详瞻,而安国寺百年前丢失了此卷,安国寺的住持告诉儿臣,现存最完善的译本是父皇多年前亲手抄录的一本,现在供奉在皇宫内的雨花阁。住持还曾告诉儿臣,他多次见过父皇抄写的译本,字迹雄伟,气势如虹。儿臣对此经卷敬仰思慕已久。”
皇帝点点头,“确是如此。贵妃,朕早就告诉过你,平时要多读书,你每次看经书,也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