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样,属于内定。
五年前,圣人的姑姑义阳长公主建言:金陵地区有一女,出生时红光满室,整个院子都是香的。更有高人推算,说此女大贵,日后必母仪天下。
天子要了这姑娘的生辰八字,命钦天监反复推算,证明义阳公主所言不虚。
然后便命人将年方十岁的文姑娘接到了京城,由皇后接见过一次后,便养在了义阳公主府。
之所以选秀定在今年,就是因为文姑娘到了及笄之年,可以和已经二十三的太子成婚了。
当今圣人十六岁登基,为先帝守孝三年,于十九岁选秀充实后宫。一众后妃先后生育了七八个子女,但无一例外都夭折了。
就连皇后所出的头两个孩子,也都没保住。
无奈之下,圣人请来了护国寺的三位高僧。高僧在交泰殿后的常德堂闭关推演七日,出关之后告诉圣人,若再有皇子出生,排行要从第五开始,日后也要逢四则避。
恰在此时,皇后再次有孕,不久后产下一名皇子。
圣人便认为这是天意,当即宣布自己的第五子出生,并将这孩子抱到乾清宫亲自抚养,只许皇后一个月探视一次。
说来也怪,自那以后,陆陆续续又有皇子和公主出生,竟然再没一个夭折的。
八皇子的生母是皇后的堂妹,在一次入宫探视皇后时被圣人看上,从贵人一路做到嫔位。
可惜生产时难产,艰难生下八皇子之后便撒手西去了,追封顺妃。
或许圣人是觉得皇后这个亲姨母一定会对孩子好,也或许是当年抱走太子,令亲生母子难得一见,有心补偿皇后。
总之八皇子直接被养在了皇后膝下,十二岁出宫开府时,圣人也非常大方地给了一个郡王的爵位,是为晋郡王,人称晋王。
皇后固然疼爱八皇子这个养子兼亲外甥,但更思念自己的亲子。
可是圣人防备极为严密,太子三岁之前,只许皇后每个月探视一次;太子三岁之后,为了他孝道的名声,改成了每月十五太子来坤宁宫给皇后请安。
本来亲母子关系生疏,皇后便想着日后选太子妃时,要选个合自己心意的,以便缓和她与儿子之间的关系。
哪曾想,义阳长公主横插一杠,直接剥夺了皇后挑选儿媳的权利。
而圣人更绝,内定的太子妃宁愿养在长公主府上,也不愿意养在坤宁宫。说是太子每月都要来坤宁宫请安,文姑娘若是养在这里,容易传出闲话。
这可真是笑话,皇后当时都被气笑了。
奈何本朝后妃家世低微,根本无力与圣人抗衡,就算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笑着说:“还是圣人思虑周全。义阳姑姑端庄娴雅,文家姑娘能学她三分品格,便尽够一辈子受用了。”w?a?n?g?址?f?a?b?u?页?i????ù?ω???n??????????????c????
此时听了崔姑姑的话,皇后对文姑娘不大感兴趣,直接问道:“傅
姑娘那里有什么事?可有人怠慢她?”
崔姑姑陪笑道:“娘娘说笑了。满宫谁人不道,傅姑娘是娘娘亲自挑选的儿媳。若非是碍于规矩,他们巴结还来不及呢,谁敢怠慢?”
皇后脸上多了两份笑意,随意道:“他们懂规矩就行。对了,傅姑娘呢?她那边可有什么缺的?”
作为皇后的心腹,崔姑姑当然知道,皇后想问的不是瑶光那里缺了什么,而是有了贴身伺候的人之后,有没有暴露出从前没看出来的缺陷。
想到翠娥说的话,崔姑姑不由笑了出来,对皇后道:“傅姑娘是个实诚人,初见两个宫女便一人给了五两银子。见了燕氏,更是一下子给了二十两,找她打听咱们八殿下的为人,说是提前了解,日后更好相处。”
皇后闻言也笑了起来,点头道:“她有这想法就很好,往后她是要和小八过一辈子的。”
说到这里,她仿佛想起了什么不好的事,脸色陡然一沉,冷笑道:“不像有些人,分不清大小王,更不知道什么叫轻重缓急。”
崔姑姑当然知道,皇后说的是那位准太子妃文姑娘。
但这话她不好接口,便装作什么都没听出来,笑眯眯地说:“明日是初五,又到了八殿下入宫给您请安的时候了。只怕殿下定要追着您闹,要提前见见未来王妃呢。”
听她提起养子,皇后的怒气很快就被转移了,眼中流血出细碎而轻快的笑意,掩唇道:“那小子,真是猴子变的,一刻都闲不下来。”
她眼珠子一转,想出了个好主意,招手叫崔姑姑上前,低声道:“等到明日一早,你就把那傅家姑娘叫过来。本宫叫她躲在屏风后,好好看看小八出洋相。”
“这……”崔姑姑顿时哭笑不得,“这要是叫八殿下知道了,怕是有的和您闹呢。”
皇后“哼”了一声说:“这小子从小到大,不知给我添了多少麻烦。只许他给本宫添乱,就不许本宫看看他的笑话?”
崔姑姑迅速妥协:“许,怎么不许?只要您事后能禁得住他闹就行。”
要她说皇后也真是的,分明对养子疼爱得不行,从来禁不住八皇子撒娇耍赖,还非要让他在未来妻子面前折面子……
=====
第二天一早,瑶光才用过早膳,皇后宫里的崔姑姑便来请,说是今日天气好,皇后请他去坤宁宫说话。
她本有些诧异,但等到出门的时候,却见和她一同入选的杨姑娘,李姑娘和阮姑娘都被一个女官领着出来了,才有几分明悟。
想来是后宫娘娘们商量好的,都在今天召集各自的准儿媳。
如此一来,她也就不显眼了。
只是不见做了太子妃的文姑娘,想来她已经提前出发了?
可是到了坤宁宫,瑶光却只见到了皇后,并没有见到文姑娘,心下不由生出两份疑惑来。
但她并没有表露出来,只是恭恭敬敬给皇后行了礼。
皇后很快就叫她起身并赐座,温柔地询问她在宫中是否适应?底下人伺候是否尽心?
瑶光说一切都好,还说宫里的饭菜比外面的好吃。
想到宫女禀报的她的好胃口,皇后脸上的笑意真成了两分,拍着她的手说:“饭菜合胃口就行,喜欢吃就多吃,可别学后宫那些妃子,胃口跟猫似的,身子骨能好才怪呢。”
这话说得十分真诚,她还指望着两人成婚之后,瑶光赶紧给她生个大胖孙子呢。
瑶光欢喜道:“有娘娘这句话,民女就不怕别人笑话了。”
皇后佯怒道:“谁敢笑话你?谁又配笑话你?他们吃不下那是他们没福气,还有脸笑话你这有福的?”
她一边说,一边打量瑶光丰盈的鹅蛋脸,只觉得怎么看怎么顺眼,顺便在心里夸了夸自己的好眼光。
当初殿选的时候,她可是在四个秀女里,一眼就看中了高挑健美的瑶光。
与她一起进殿的另